因为蔡京的名声太坏,四大书法家也有蔡襄的说法而不是蔡京的,蔡襄(1012-1067),本名莫峻,原籍仙游凤亭乡东安村,后迁居莆田蔡安村,天盛八年(1030)在此为学,先后在宋代,苏黄迷彩,即“宋四家”——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京,这四人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人书法家,不是蔡京,是蔡祥的表哥,而且蔡祥的书法也很好,有学者认为,蔡应该是书法家北宋初年的蔡襄。
苏黄迷彩,即“宋四家”——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京,这四人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人书法家。有学者认为,蔡应该是书法家北宋初年的蔡襄。但就古人很看重的年齿辈分而言,如果蔡是蔡襄,蔡应该排在苏之前。“苏、黄、米”都是按年齿排列的。作为北宋末年的人,蔡京是“蔡”,应该没有争议。后来人认为蔡指的是蔡襄,因为蔡京的名声太臭,导致亡国,历史地位无法与前朝相比,所以后来人更倾向于认为蔡指的是蔡襄。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员金运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录片《莫寒优雅北宋四家》中也强调了这一说法。
不是蔡京,是蔡祥的表哥,而且蔡祥的书法也很好。因为蔡京的名声太坏,四大书法家也有蔡襄的说法而不是蔡京的,蔡襄(1012-1067),本名莫峻,原籍仙游凤亭乡东安村,后迁居莆田蔡安村,天盛八年(1030)在此为学,先后在宋代。卒被赐为礼部侍郎,谥号钟。他主持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跨海梁桥——泉州洛阳桥的建设。蔡襄书法诚实、真实、忠实、博学、精深。说到宋代的书法,他被称为“苏、黄、米、蔡”。蔡襄的书法浑厚凝重,古朴优美,自成一家
3、写字不错的一个古人是叫蔡xiang吗?蔡襄(1012-1067)\ r \ n \ r \ n君莫,兴化人。管治段明殿学士,《宋史列传》说:“字为天下第一,仁宗为其所爱。”在他的年龄是论资排辈,应该在苏、黄、糜之前,在中,苏、黄、米都擅长草书和行书,而蔡襄却喜欢写楷书。他的书法学自王羲之、颜真卿、刘公权,端庄瑰丽,苏东坡说:“莫峻天资高,学识渊博,变化无穷,故本朝第一。”蔡襄清正廉明,言辞深刻,他的话是“高尚而高尚,既有气度又有道德”。颜真卿的《自白书跋》是所作,并经书校订,可作为范本,沈括说他擅长“用散文写草书,这种草书叫散草,或称飞草,其方法都诞生于柏菲,自成一家。”这说明,少了一点改革派的蔡襄书法家,并不守旧,他也在追求古趣,有所创新,\r\n \ r \ n作品:\ r \ n \ r \ n蔡襄书信:\ r \ n楷书代表作品之一。字字优雅,雍容大方,一丝不苟,好像都是用颜法,只是结构略扁。